前段時間,國際上就鋁行業產能過剩引發了大量的討論和爭議,我國炒灰機等鋁工業被描述成了一個對世界鋁工業產生消很 影響的行業,一些國家開始對中國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傾銷調查等活動,甚至在一些國際鋁業活動上指出,中國鋁行業的產能過剩導致了鋁價的低迷。
近期,我國政府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基調,以少有的力度,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和措施,如去產能、清理整頓電解鋁違法違規項目、環境整治、擴大鋁應用等,在實施的一段時期以來,我國地方政府和鋁企業主動積很 響應國家號召,加強行業自律,創新驅動,使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市場,嚴格執行違法違規項目的整頓和停產,取得了積很 成效。
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在2017中國國際鋁業周上透露,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帶動作用,我國原鋁消費量逐步提高,擴大鋁應用成效顯著,今年以來,鋁價實現明顯上漲,行業整體向好。鋁行業實現淘汰落后產能240萬噸,鼓勵引導566萬噸低競爭力產能退出市場,有效改善了市場供給;對電解鋁已建成違法違規產能立即關停涉及537萬噸、在建違法違規產能立即停建619萬噸,有效遏制了電解鋁新增產能過快增長的趨勢。